成為芳療師之前你該知道的五件事

 

越來越多人對芳香療法產生興趣,想透過自然植物的力量幫助自己和身邊親友。然而,從喜歡精油到成為一名專業的芳療師,中間其實有許多需要理解與準備的面向。這不只是一門氣味的藝術,更是一門結合精油化學、生理解剖學、臨床療癒與人文等多面向的綜合學科。

 

科學 × 哲學 × 藝術 × 自然療法 × 輔助醫學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如果你正考慮踏上芳療師之路,那麼你可以先有的五個心理準備:

 

一、芳療師不僅只是「香氣愛好者」,也不等同於調香師

 

許多人對芳療師的想像,可能每天生活在香香的空間裡,並且幫個案進行舒壓按摩。但實際上,真正的芳療師需要具備基礎醫學、精油化學、安全劑量與使用禁忌等專業知識,才能為客戶提供安全有效的建議。

 

舉例來說,你需要了解哪些精油會造成光過敏反應、哪些成分對嬰兒與孕婦危險、哪些植物萃取方式影響香氣與療效。又因為要判讀這些專業內容,更需要具備理解化學結構等特性,才能掌握最正確、最安全的用油方式。

 

芳療師們,也不完全等於調香師。

 

兩者所使用的工具並不相同,嚴格來說,在芳香療法的世界裡,我們透過天然植物的萃取物,包含天然精油、植物油、純露等來為自己與他人進行身心靈療癒。而調香師們在創作香氣的過程中,則大多使用人工調和的香料、香精等來進行創作。

 

加上調香師們的目的在於香氣調配,而我們芳療師則更注重於平衡健康,所以本質上和操作上,皆是不同的。

 

當然我們也會使用天然精油來進行香氣調配,但是更多時候,我們更看重精油的療癒價值,調製精油處方簽時,也多是以「療效」來思考,並為個案們進行諮詢與專屬配方製作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二、芳療師不是醫師,我們更看重「養生」

 

芳療療癒的是「未病之人」,而非取代醫療體系。我們當然也會陪伴正在經歷生命課題的朋友,同時也會走進安寧與照護中心。


在陪伴與諮詢的過程中,專業芳療師必須明確知道什麼時候該轉介至醫師或其他專業人員,而非承諾或暗示精油能「治癒」疾病。懂得自我界線,是一位負責任芳療師最重要的基本功。

 

我們的工作是:協助平衡、陪伴與支持、安撫與預防。

 

我甚至會形容,芳香療法更近似於養生。將我們的心靈、身體照顧好,如同存錢一樣,慢慢地存,存到將來會發現,芳香療法會為我們存下一筆相當可觀的健康資產。

 

 

三、你可以參考「正統芳療教育」,而非網路片段資訊

 

市面上精油相關資訊琳瑯滿目,網路上甚至流傳許多錯誤或過度使用的配方。若想走向專業之路,建議選擇有國際芳療師認證體系(如 NAHA、IFA、IFPA...等)專業的系統課程。

 

這樣的課程會幫助您從認識植物、拉丁學名、植物科屬、配方設計、安全應用、禁忌精油等,甚至也能學習生理解剖、精油化學等專業知識。

 

從個人應用,到個案諮詢都打下扎實基礎。它不是一門手作香氛課,而是一門真正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習慣,甚至思考模式的職業學科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四、芳療師的價值,在於「聆聽與陪伴」

 

成為芳療師後,你會發現許多個案需要的,可能不只是精油本身的效用,而是那份被理解與包容的溫柔力量。

 

芳療是一種「感官與情緒」的療癒藝術。我們需要練習如何用氣味開啟對話。也許同時,我們還會搭配其他工具來輔助療癒,例如頌缽、牌卡占卜、靈氣等。

 

不論芳療師們的第二工具是什麼,目的皆是陪伴在個案左右,協助穿越情緒與身體議題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五、這是一條會不斷回到自己身上的療癒之路

 

很多人選擇學習芳療,也許是因為自己曾經受傷、生病、焦慮、憂鬱、失眠,想要找回自己的力量,想知道自己是誰,想認識自己的情感與身體。

 

當我們深入這門學科後,你會發現:芳香療法不只改變別人,她也悄悄地改變了自己。

 

她會讓你更有覺知地活著,更懂得照顧身體、情緒與心靈的細節。在意自己的能量品質、吃下去的東西、腦袋想要吸收的資訊、自己帶給他人的話語。這或許已經不只是一份事業,而是一種生活的練習。

 

更進一步說,芳療之於我而言,已是修行。

 

何況芳療師實在是一種走越久、越吃香的行業。不僅把自己照顧好了,一路上累積的經驗也能化作療癒智慧,成為一名講師,分享知識與經驗談,甚至將其轉化為實質收入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芳療師,是療癒者,也是持續學習者

 

如果你已經準備好邁出這一步,記得選擇一門真正適合你的專業課程,並願意持續學習與成長。芳療的世界很大,而每一位真正願意學習的芳療師,都能為這個世界多添一份溫柔與光亮。

 

想了解更多?歡迎加入我們的【NAHA國際芳療師證書班】,從基礎開始,建立屬於你的專業芳香療癒師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