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上經常可以看見,像上圖那樣的照片,被誤認為是精油裡的佛手柑。它其實不是您以為的義大利佛手柑(Citrus bergamia),而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植物:馬蜂橙(Citrus hystrix

 

 

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搞錯?因為它們同樣屬於柑橘家族,加上翻譯與文化的關係,猜測可能是因為泰國馬蜂橙,被形容成是泰國佛手柑,於是這個烏龍事件,隨著一傳十、十傳百,就讓幾乎所有人都誤會了。

 

 

精油裡的義大利佛手柑(Bergamot)

 

佛手柑,又名香檸檬,來自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(Calabria)地區。這裡位於地中海沿岸,鄰近史特龍波利(Stromboli)等火山地區。這裡特殊的火山氣候與地質,賦予植物豐富的微量元素,也讓佛手柑的果皮散發出極具層次感的香氣——融合了柑橘與花香,快樂的橙味結合了果皮的苦味,成為全世界調香師與芳療師們心中的珍寶。

 

佛手柑並非天然品種,而是自然交配後的結果,猜測是由苦橙(Citrus aurantium)與檸檬(Citrus limon)的雜交而成,使得義大利佛手柑的外型具有亮麗的檸檬黃,形狀卻更像橙子,切開來,裡面的果肉也更似橙。

 

然而這個水果並不是用來吃的。雖然它同屬柑橘家族,但果肉極為酸澀、苦味明顯,並不適合生食或榨汁飲用。它的價值,完全來自那層富含芳香分子的果皮。

 

佛手柑的果皮可被萃取精油,是香水製作中極為重要的原料之一,更是芳香療法中不可或缺的情緒療癒寶藏。它的芳香亦被廣泛應用於肥皂、清潔劑、護膚產品、甚至茶葉之中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佛手柑與伯爵茶(Earl Grey tea)

 

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用,莫過於伯爵茶(Earl Grey tea)。這款茶品的誕生可追溯至19世紀的英國,相傳是一位外交官在中國旅行時,受到當地用香氣調茶的啟發,便將此靈感帶回英國。這名外交官請茶商以佛手柑作為靈感,為他調製紅茶。由於這款茶後來受到當時英國首相格雷伯爵(Charles Grey)的喜愛,於是被命名為「伯爵茶」。

 

因此,雖然佛手柑不能食用,它卻以另一種形式滲透進我們的生活──回想看看,午後那一杯帶有柑橘氣息的伯爵紅茶,它的香氣總是那麼迷人而高雅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那麼,泰國馬蜂橙又是誰呢?

 

馬蜂橙,又名卡菲爾萊姆(Kaffir lime),也叫做泰國青檸。是東南亞特有的柑橘,外表如同縮小版的檸檬,果皮凹凸不平、色澤深綠。雖然它也像義大利佛手柑一樣不直接拿來食用,但卻是泰國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。

 

泰國人主要利用馬蜂橙的葉子與果皮入菜。葉子通常用於湯品、炒菜與咖哩中,例如冬蔭功(Tom Yum)與綠咖哩。果皮則常被磨碎入辣醬、醃料中,提升香氣與去腥。

 

馬蜂橙是一種耐旱、耐熱的灌木,特別適應泰國潮濕的氣候。葉片獨特地呈「雙葉對生」結構,看起來一對雙胞胎,非常容易辨認。這種植物既可作為香料,也能當作藥材,因此常見於泰國家庭的自家菜園或寺廟的藥草園中。

 

在民間傳統中,馬蜂橙還被用來製作天然清潔劑、洗髮劑與驅邪薰香,象徵潔淨與驅煞。從廚房到藥箱,從日常料理到民俗信仰,馬蜂橙在泰國文化中的地位,就像它的氣味一樣鮮明而不可忽視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兩種植物都有精油嗎?

 

是的,義大利佛手柑與泰國馬蜂橙都有精油,而且各自擁有截然不同的香氣特質與應用方式。

 

義大利佛手柑精油(Citrus bergamia)主要透過冷壓法從果皮萃取(另有特殊蒸餾用來萃取無光敏佛手柑精油)。是製作香水與芳香療法的重要來源。芳療應用中,經常用以疏通情緒障礙、釋放壓力、陪伴憂鬱等。

 

泰國馬蜂橙精油(Citrus hystrix),也被稱作泰國青檸葉精油,則由葉片進行蒸餾萃取。常見的芳療應用則為緩解肌肉酸痛、調理腸胃不適等。

 

source: istock

 

在芳療的世界裡,每一種植物都是文化與大自然的結晶。義大利佛手柑與泰國馬蜂橙雖同屬柑橘家族,卻各自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氣味語言與療癒風格。

 

一個來自地中海陽光下的溫暖香氣,陪伴人心、安撫憂鬱;一個則來自熱帶雨季中的葉脈精魂,充滿淨化與香料的熱情。

 

認識它們,不只是為了選對精油,更是學會尊重植物原生的智慧與地域的獨特性。無論你偏好哪一種香氣,唯有理解它們真正的名字、來源與功效,才能讓芳香療癒回歸自然本意。在每一次嗅聞與使用中,都與植物的靈魂真誠對話。

 

因為——知道自己手中拿著的是什麼,才是真正的療癒開始。

 

 

學習正統且專業的芳療課程,提供全線上認證班,在家自主學習零時差【 報名課程